华侨文化
发布日期:2017-11-20  信息来源:县外侨办  【字号:

周墩村位于文成县周壤镇西北,57省道文青公路穿境而过。村庄面积0.94平方公里,人口1408人、480户,距县城6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居村。小村依山傍水,溪口亭台相望,风景优美。村头枫香荫郁,青山叠翠,一条小溪如带出万山注入飞云江。

解放前,全村人民依靠层层梯田、山园种植水稻、番薯等农作物维持生计。村民起早摸黑在田园里耕作仍然家贫如洗,难得温饱。荒灾兵祸,连年战乱,频繁的自然灾害已够贫困的落后的山村农民痛苦流离,加上国民政府派款抓丁,更使人民陷入破家荡产的境地。他们为了生存,自发向海外寻找出路。1915年,大坑村农民周义福只身东渡日本谋生。1918年,周墩村民胡必院因生活所逼,也去日本做苦力。1925年,周墩村贫民胡从染跟人赴新加坡,以挈卖小商品为生,受尽凌辱,饱尝异国艰难谋生之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失去了立足安生的土壤。故此,从1934年起文成出境谋生的县民大增。据统计显示,全县从1933年出国的68人上升到1934年的92人。到了1935年移民国外人数达到123人,首次突破年出国人数百人之上,成为文成华侨史上第一次出国潮。在此背景下,周墩村农民也迅速地跟着这波移民潮变卖土地房产筹措盘缠,抛离故土,远渡重洋去谋生。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旅居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被卷入空前战争灾难的深渊。许多未及撤离的华侨财产被掠夺,有的还惨遭敌人的拘捕杀害。许多海外侨胞的生活漂泊无定,苦不堪言。据1984年县侨联统计:从1940年至1945年“二战”期间的6年中,县境出国仅17人,其中1942—1944年,每年出国人数各1人。由此可见,由于连年不断的人为战乱导致我县出国人数下降,以至出现海外移民回流。到1948年底,全县先后归国华侨798人,占同期出国总数1312人中的60%以上。

一九四九年五月,文成全境解放。从此,全县贫苦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农具,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重新凝聚起新时代农民守护祖居山村生活的愿望。但在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7年时间里,政治生活在落后的农村占了很大的比重,搞了很长的“阶级斗争”。那时村民们长年累日在田间苦挣“工分”,饱浸“靠山吃山”单一农业经济,致使周墩村为数不少的老百姓依然穷的叮当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村民仍旧挤在低矮潮湿的土坯房里,穿的还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村里街道照样还是一条不到一米宽的石头路。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侨务政策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周墩村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许多农民解放思想,开始走出世代耕种的田野,毅然从农业生产分离出来,成为城镇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其中也有一部分青年人敢于冒险,卷起行李,走出国门,寻找自己创业的天空。随着出国潮的高涨,周墩村“两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顺应潮流,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精准启动三种合理合法途径引领村民出国发家致富。一是以家庭团聚为推手,让华侨亲属获得侨居国合法居留权,走合法渠道出境。二是利用定居各国创业有成的新老华侨扩大实业,增加技术工人,引进劳工的机会,以劳务输出途径带引出国。三是创新国外无亲无戚者,协助他们与海外华侨结对,以出国垫钱的办法,先由旅外侨胞办理全程出国费用。入境后,由他们安排包带者在自己工场打工,然后以所得报酬还清债务后,再另行让其独立发展创业。其中全村就有20多家贫困农户都是通过这种办法“圆梦”西欧的。

据1997年县侨联调查统计,周墩村出国华侨总数达461人,其中旅居意大利242人,占同期旅外人数57.5%,旅居荷兰116人,占同期旅外人数25.1%。其它旅外华侨地域分布主要在法国、德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俄罗斯、日本、苏里南等国家。而且他们的职业产业结构也从服装、餐饮、皮革等逐渐向着贸易、建筑、装饰品、百货批发、进出口公司转变,更加明显的形成家庭化、家族化的团组发展模式。其中有相当多的华侨家族积蓄巨额资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科学化经营管理及连锁店形式走向现代化、多元化,与世界经济接上了轨。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劳动力的大转移。尤其是华侨的因素在人际中成为共享资源。一大批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民在国外创业有成,心理期待上升,时刻不忘回报祖国家乡。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捐资助学、美化家园、造福桑梓,营建了一片令人瞩目的新天地。

一、侨资打造“洁美村庄”

改革开放30年来,周墩村“两委”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环境整治、坚持规划引领,努力营造“天蓝、山青、水绿、地净”的美丽家乡建设,大力提升农民幸福指数。1985年,周墩村干部与时俱进,着眼做好厚植优势的文章,利用搭建引资平台,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念好村民的“衣食住行”四字经。并以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差、乱的问题抓起,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掀起了旧村改造热潮。全村统一行动拆除了有碍村容村貌的简易棚厂、灰斗,填埋了路边粪坑,清理陈年垃圾,拓宽硬化村间道路,还山村一个清洁、干净、宜居的生活环境。

1991年,旅居荷兰侨胞林昌奶首先捐助人民币11万元,分别用于建造周墩至大坑村水泥路6万元,维修周南小学校舍5万元。1994年,旅美侨胞卢伊栋慷慨解囊10万元建造村中“卢德亭”。同年,旅意侨眷赵贤富、旅荷华侨林太找、旅意侨胞胡小平等捐助人民币4.75万元,修建民国古迹文昌阁,重放光彩,展现了古村独有的乡土文化。从1996年开始,守土恋家的周墩村旅外侨胞与归侨侨眷先后集资近3000万元,支持美丽家乡建设。其中突出围绕民生工程建设目标,大规模开展电网改造以及“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同时专项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全村户厕改造,统一规划铺设地下排污管道,实现民居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100%。同时发动村民,彻底清除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农村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大提升。

跨入二十一世纪,周墩村“两委”继续发挥侨务资源优势,不断探索提升村民文明素质与村庄文明程度的创建形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化礼堂,充分挖掘本村的特色地域文化。2007年,周墩村根据村民的需求,组建一支民乐腰鼓队,由全村20多位爱好娱乐活动的女青年自发组成。每到逢年过节、村民大会,大家都要拉出来热闹一番,让乐音奏响乡村精神,唤起了周墩村人的乡愁。这在无形中强有力地重塑乡村风尚,更使农民精神气质获得新风貌,有了新追求,实现新迸发。

此外,近年来,周墩村坚持价值引领,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典型促示范,以家风带民风,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农村社会新风尚。并多措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从我做起,做村风革命的参与者活动,从思想观念上推进从“物”的建设向“人”的建设转变。通过“文明户”的创建、“好家风”活动,让名副其实的先进农户成为引领农村社会风气的标杆,弘扬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实现“村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提升气质,为农民打造综合性精神家园。

二、侨力绘就“美丽校园”

周墩村于民国元年(1912)胡梓湘创办秀山两等小学。1937年,秀山小学停办,直到1939胡振东开办周川小学,并报经当时管辖的瑞安县政府批准更名周南国民学校。1944改名周南乡中心学校。1959年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发展,又易名为周南公社中心学校。1978年恢复了周南乡中心学校。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固有的旧校舍早成危房。旅荷华侨林太找、林太松联手捐助3万元,周南乡政府拨款3000元,县文教局下拨6万元经费,于1984年重新建造新校舍,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全校设置五个班级,学生187人,教师11人。

1995年,全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县教育局为了加快全县中小学校网布局,迎接省“两基”验收。周南乡中心小学规模总体偏小,应与大坑村小学合并。为此,县局多次和两村干部协议,以省扶贫建校1:1的标准兑现政策。可是,两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确实无法解决自筹部分资金,致使迁建项目迟迟不能上马。此时,回国探亲的旅荷华侨林昌奶得知情况后,怀着“报答故里”的朴素情感,偕其两个儿子林太找、林太松慷慨解囊人民币20万元,并发动宗亲旅外华侨林太平捐资人民币2.5万元,林太勉、林太设、林太鸟各捐资1.5万元,合计27万元人民币作为自筹建校启动资金,从而保证了周南小学“林氏教学楼”建设项目有序推进。1997年12月13日在新校舍举行隆重的“林氏教学楼”落成典礼和剪彩仪式。是日,林昌奶先生还特地捐资一万元为周南小学配置一套新的小学生标准课桌凳,深表自己一片爱乡爱校的赤诚之心。

新校舍建成,是林氏家族为家乡教育办了一件大实事。但学校内部软、硬件设施建设仍然是一片“空白”。特别是远地教师与学生没有住房留不住,教育质量提不上来,这是学校、家长最伤透脑筋的事。林太找先生是一位极其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继承父志,决心把创建校园作为自己肩负的使命,于是,他们兄弟俩又一次捐资18万元人民币助建“林氏宿舍楼”,现改名“林氏综合楼”。楼高三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总造价33万元,切实解决了当时远地教师与学生住校难的问题。尤其,林先生为了让孩子在家门口能上“名校”,从2002年开始,他主动发力,慷慨解囊为周南小学配置电脑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并着手绿化校园、修筑围墙、平整操场,分步完善周南小学硬件设施建设。2006年,林太找、林太松又出资十多万元,在学校设立“林氏基金会”,用于奖励每个学期成绩突出教师与学生。从而大大的激发广大师生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正由于林氏兄弟这份倾情的付出,随之,带动了“鸿源奖教金”的诞生,也带动了周墩、大坑两村干部的参与。于是学校把“感恩”的心融入了德育教育之中,让全体师生将这份感恩之情展示在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上。其中突出的“楼道文化”就是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的立体平台。漫步校园每处角落墙壁都是孩子们亲手创作的精美作品,有剪纸、书法、美术、手抄报。尤其在“感恩墙”上布置的“心语心愿”专栏上,字里行间都包含着孩子们对林太找、林太松先生的感恩。2008年周南小学被评为温州市农村合格学校,2011年被评为绿色校园。2012年以来,全县教学质量期末检测名列同类学校中上水平,学科得奖率达到60%,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好评。

三、侨星建起“璀璨地标”

进入新世纪,周墩村许多侨胞在海外打拼都获得成功,积蓄了财富。但他们心系祖国家乡,始终把反哺家乡作为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一种善行、一种使命,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周墩村“两委”坚持胸怀全局,最大限度地把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引领他们带着资金、智慧、真情回来创业创新,打造美丽家园。2008年旅意侨眷胡允居偕其长子胡立赣意向在家乡投资1500万元建造一幢集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的“鸿源山庄”。周墩村“两委”一心要打造“一村一品”的人文景观,创建特色村庄作为地域的“样板工程”,于是,给予极大的关注。并且立即启动选址征地和报批送审工作。在县局有关部门政策支持下,大楼如期落成,大大提升了美丽乡村的内涵。2009年胡立赣怀揣着赤诚感恩之心,又一次向家乡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在村头小山岗上建造一座六角形七层砖砌框架结构的“和平塔”,为家乡增添了一道风光绮丽的风景线。

胡立赣,1965年2月11日出生,周墩村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他随着县境内兴起的出国潮到了意大利。他也与许多文成华侨一样,初来乍到举目无亲,唯一的出路就是帮人打工。几年下来,他渐渐结识了不少的朋友,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关系。同时也积攒了资本,拥有了一定的实力。于是,他在米兰市几乎投入全部家当,开设了一家比较高档的饰品专卖店。从此他用心经营、亲力亲为,恪守“诚信”至上的经营之道,以商为轴,以客为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天空。他几经打拼而守信成名,是他用言行铸就了口碑,用诚信把店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同时这也更让他在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的市场形势下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周墩村是文成县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新侨村。周墩村“两委”借助侨力盘活全局,打造山村民生改善,强势推进路网、水网、电网、绿网等环境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小村庄大有作为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如今农民致富带来了从环境美向富裕美的转变。他们从过去的生存需要向着享受需要的转变,消费观念更加开放,乡村文化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迁。这是“开放”给予中国广大农村变化与发展绕不开的关键词,是“开放”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人民千百年来的“乡愁”内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开放”改变了历史,重塑了未来,点亮了山村人民的新生活。

资料来源:①采访周墩村党支部书记胡立活等人口述整理。

          ②采访周南小学党支部洪月红书记。

          ③采访周墩村胡允居先生。

 

 

 

                                                       王庆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