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6-02  信息来源:文成网  【字号:

 
 
毛坑民居  

 
 
     
   
     
      毛坑村地处珊溪镇东南,上通桂山、泰顺,下达南坑、珊溪,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村内有两山——狮子山和白象山,狮子山形如狮子舞球状,白象山犹如一只白象伸长鼻子在龙潭口饮水;有两峰——笔架峰和黄岗峰;有三井——龙潭瀑布形成的三个深井;有两岩——神仙岩和龟岩;村内有一条溪流,名为毛坑,溪流上架有九座桥贯通南北,碧水环绕、青山掩映犹如龙骨般搭起了这个小山村。悠悠的溪水从历史的山涧里源源而来,南宋嘉定元年,即公元一二二二年,伯欢公五世孙静公是湖广知府,他的第三子贤翠公寻到了桂川,也就是现在的毛坑,见这里的山川左边有象山右边有狮子山,两山之间拱锁水口,当地人称这为雌雄山,顺着水口而下有二级瀑布三个龙潭,贤翠公认为如此秀丽之地,不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子孙的兴旺发达。  
 
石板桥  
   
 
由毛崇夫植种的银杏树(位于平溪村)  

 

     
   
     
      毛氏在珊溪是一个大姓,文成从科举制度开始到废除共出现过15个进士,毛氏家族就占了2个,一个是北宋时期的毛崇夫,一个是南宋的毛珍。毛崇夫科第时间是雍熙二年乙酉(985),官职及封赠有翰林正字、知制诰兼 、诏举贤良方正、宏文馆学士、朝散郎、国子监祭酒、刑部郎中、权知苏州、 转知泉州、越州、 秘书监;毛珍科第时间是南宋1136年,官职是南剑州教授(属四川省管辖)。  
      据后裔85岁的毛祥芳老人介绍,毛崇夫不但学问大,著有一书《纠缪》(此书目前无法找到),而且很重视农业的发展。毛氏族谱里就有这么记载:做官清廉,两袖清风,任满归里,囊无别贮,仅携银杏、核桃、榛栗三种果树,分贻子孙种植。也就是说毛崇夫告老还乡后,仅仅带回来三种果树,并把三种果树分给了三个孙子种植,而种植银杏树的孙子开枝散叶最多,现在这个系脉仅在珊溪就已经发展到4000多人。银杏树又名白果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而在毛坑和桂库、平溪这种树却很常见,特别是桂山的平溪村,毛氏祠堂前就种有上百年的两棵银杏树,在当地又名“夫妻树”,树高达三十多米。在毛坑的上个祠堂也种有两棵,看来祖先毛崇夫是有远见的,这也在无形当中对后代起到了教育作用,而毛崇夫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  
      相传,毛崇夫开基之地,也就是现在珊溪镇的白鹭广场曾有一个大水缸,据老人说,毛崇夫用石头制成的储水缸到现在还在,被放在一个寺庙里使用。  
      另外,祖先毛崇夫还引进了一个农用工具——水碓,最初的时候是用脚碓,人们利用这个工具去稻壳,使用方法是用脚踩在木质柄杆上,用力下压松开柄,石制的锤子落下时就砸在了石臼中,去掉了稻谷的皮。而先人毛崇夫想到水碓的使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所以在珊溪秧头地方造水碓,可以借水力舂米,代替人力操作的另一头变成了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木质柄杆的。流水冲击水轮可以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木质柄杆的梢,使碓头可以不分日夜地进行舂米,用水碓的方法取得效益可以更好。这样农忙的时候,在家帮忙的孩子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了,耕和读并重而行,何乐而不为。  
 
 
 
 
水碓(来源网络)  

 

     

     
   
     
      毛氏的后裔不但继承了祖先的勤劳智慧,而且为人也很大方。当地流行一个传说,说是有一个神仙,一日外出遨游,想看看毛坑这个地方人品怎么样,于是就摇身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穿着破烂的年老乞丐,蓄着长须和乱发,满脸污垢,来到此地行乞。老乞丐想从村口第一家开始做测验,于是他就敲了这一户人家的门。第一户人家的主人听见有人过来敲门,赶忙从后门跑到前面开门,打开门,发现是乞丐,顿时心生悲悯,就把乞丐请到了家中,给他端来了米饭,乞丐满意的点点头,待主人转身时,神仙没有吃饭就不见了。乞丐又来到第二家,也是同样的待遇,走到第三家,还是一样,如此反复,最后,神仙觉得这个地方村民很有礼节,想送点什么,于是他从远方挑来了两块仙丹岩,放到水口处可以增加毛坑的风水,神仙卖力地挑到半路,看到一个早起衣裳不整的农妇,感觉眼前这个妇女冲到了自己的仙气,于是卸下两块岩就消失不见了。现在这块石头就立在村内一户人家门前,只不过,石头不像以前那么完整了,一块被削去了一半当作造桥的石料,一块因为造公路,石头外侧也被削去了一半。在场的老人都说,放岩的地点就取名为双岩,两块岩石叫做神仙岩,神仙岩的故事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毛坑的物阜民丰,传说于一个故事。一次平阳鳌江闹了一场大瘟疫,死伤了许多百姓,鳌江人打听到毛坑村住着一个法术高强的法师叫“毛念八公”,于是就赶到毛坑来请法师,并与法师约定日期去鳌江。日期一到,法师就背上褡裢,褡裢里放上龙角就往平阳去了。平阳的村民们看到眼前的法师,上穿一身褴褛衣裳,脚着一双破旧草鞋,想想应该是一个江湖骗子或者是只会些小仙术的道士,所以村民们对“毛念八公”爱理不理。“毛念八公”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辩解,拿出装在褡裢里的龙角按在墙上,将装着法术工具的褡裢也挂在了龙角上,这举止引起了人们的惊讶,因为“毛念八公”是将龙角平的一面朝墙,尖的一端朝外,可龙角好似死死钉在墙上一样。  
      这时候,首事恭恭敬敬地给“毛念八公”端来一盆洗脚水,“毛念八公”说:“你给我拿一个米筛来给我洗脚吧。”首事很是不解,还是照做了,拿来了一个筛米的竹筛子。“毛念八公”就将水倒在了筛子上,脚就这么伸进去洗了,就像放在脸盆里洗一样,装在筛子里的水却没有一点渗出来。在场的人无不对“毛念八公”另眼相看起来,纷纷上前向“毛念八公”诉苦,说是有一个妖精在这里横行霸道,所以才引来这个大瘟疫。于是,“毛念八公”按照当地人的描述,找到了妖精,经过七日的打斗,终于将妖精降伏,平阳的大瘟疫也就解除了。当地的人想以送礼答谢“毛念八公”, 可又不知道他需要什么,于是上前询问。“毛念八公”说:“我只要装满这一龙角的米。”平阳的村民觉得一龙角的米哪成,因为这个礼数也太轻了,可是“毛念八公”依然坚持,没想到用这个龙角装米,怎么也装不满,原来人们发现“毛念八公”的龙角连着毛坑的龙潭三井,龙角这边装米,龙潭那边出米,毛坑的村民们看到龙潭里冒出来这么多米,纷纷提着大小盛米的器具来装米。这也就是为什么龙潭三井的水和平阳鳌江的水相通的原因。  
      相传,毛坑的河道里有一块大石盘,形如乌龟状,有天气预报的能力。碰到久旱不雨的话,只要龟嘴那个位置有水流出,说明三天之后就会下大雨了;久雨不晴,龟嘴位置不流水了,三天内必定晴起来。这个传说当地老人都很相信,要是晒谷子什么的,只要看看乌龟嘴,天气好坏就可以知晓了。  
      毛坑人的耕读传家的祖训不但养活了村里人,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毛氏后人,从这里走出来的人都以他们的祖先叫毛崇夫而感到自豪!(文/包芳芳  图/张嘉丽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