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侨联60周年
发布日期:2022-12-22  信息来源:文成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字号:


文成是全国重点侨乡,现有17万华侨华人旅居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7.3万人,涉侨人数占全县总人口60%,侨务资源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一直以来,广大侨胞情系桑梓,发挥优势,为文成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侨界力量。值此文成县侨联成立6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凝聚侨心侨智,发挥侨力,助力我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县侨联和温州大学华侨学院共同推出侨联60周年人物系列访谈,向世界讲好文成故事,展现文成“侨力量”。本期,我们故事的主角是王增理



人物名片

王增理




王增理,1969年出生于文成县大峃镇,1992年到达意大利。曾担任意大利普拉托华商会第六、七届会长,中国侨联第九届委员会海外委员等。现任意大利普拉托华商会名誉会长,意大利意中贸易发展促进会首席执行主席,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荣誉会长,普拉托维多利亚服装公司董事长,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海外委员,大峃镇侨联荣誉主席等。

点击播放视频


异国打拼,立志开拓自身事业



1992年,23岁的王增理来到意大利打拼。意大利是名副其实的“服装王国”,如同大多数华侨华人进入意大利时一样,他也选择了传统的“三把刀”行业,在普拉托一家当地人开办的服装厂打工。当众多的华工撑起了意大利奢侈品服装产业庞大的全球销售额时,这些隐藏在“Made in Italy”光环之后的中国人,背后却充满了委屈与艰辛。



体会到中国工人背后的辛酸,王增理当时就暗暗下定决心,立志将来要自己做老板。他没有把自己只封闭在“讲温州方言”的圈子里,他明白语言对于今后做生意和融入意大利主流社会的重要性,并看准了普拉托是整个意大利的纺织业中心的基础,开始一边学习意大利语,一边学习服装加工技术。



4年之后,他终于用自己辛苦积攒下的积蓄,开办了第一家服装加工厂。但由于经验不足,开业不到一年,公司便出现巨额亏损,不仅花光积蓄,而且还欠下五十多万元的债务。但王增理并未放弃,他晚上做服装,白天给别人送货,几乎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靠着这种敢闯敢拼的精神,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还清了债务,自己的服装生意也越做越好。





2004年,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王增理看到普拉托——这个有名的意大利“中国城”,自产自销服装业的兴起。随后,他毅然抓住最好的时机,买下意大利人的服装加工厂,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即现在的维多利亚服装公司。在该公司成立伊始,王增理就明确制定了公司的经营理念:“高质量,新款式,低价格”。他决心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更要做优秀的品牌。因此在公司成立初期,他就专门聘请了意大利的服装设计师,对服装的款式设计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2019年中央电视台对王增理的创业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正是凭借这个明确的经营理念,王增理经营的维多利亚服装公司不仅稳定发展,不断扩大客户群,同时还吸引了更多意大利的设计师来为他工作。十年前他为意大利人工作,十年后意大利人特意来为他工作,这个角色的转换,王增理自信的认为是:实力。



充当桥梁,促进中国产品走出去



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纺织品设计能力也不断加强,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中国生产制造的面料逐步进入国外市场。王增理以敏锐的商业眼光看到这一点,2010年底,他来到中国轻纺城绍兴,号召那里的商户和他一起做意大利高端市场的生意。王增理说: “中国轻纺城的面料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强项,面料企业要有信心,并且意大利的普拉托是全欧洲服装的集散地,已经富有极强的服装设计能力,所以对两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使中国面料进军国外市场,甚至可引导中国面料和服装企业拥有属于自己的产业链。”



2019年王增理在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庆典



在王增理的号召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面料制造商与他开展了深度合作,为他的服装公司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材料。王增理作为中间桥梁,也推动了更多中国产的面料走出国门,走进意大利,进入世界市场。而他自身也从中获益颇多。时至今日,王增理在意大利创立的品牌服装,不仅销往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还得到了意大利多个一线知名服装品牌商的认可,彼此展开密切合作。



在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同时,1998年,王增理加入了意大利华商总会普拉托华商会,随后担任该会第一副会长。王增理深知一个有凝聚力、肯干实事的侨团对侨胞融入当地社会、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不遗余力为侨胞排忧解难。他的工作业绩受到了侨胞的一致认可,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不仅参加了多届世界华商大会,而且在祖国60、70周年国庆庆典时,王增理均受邀代表普拉多华商会,赴北京参加活动。


2012年,普拉托华商会进行换届选举,凭借多年兢兢业业为侨胞服务和良好口碑,王增理不负众望,被一致推选为第六届会长,并连任两届。



王增理在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庆典



热心公益,为华人事业排忧解难 



乐善好施、感恩朋友和回报社会,一直是王增理的做人标签。无论是祖国家乡还是意大利,王增理均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之后,王增理积极组织会里主要人员第一时间捐款给灾区。同年,普拉托排球俱乐部由于资金困难找到了普拉托华商会,王增理不假思索,不仅带头出钱,还积极在会里为排球队募集经费。2011年,意大利阿乌拉市遭受洪水肆虐,王增理第一时间代表普拉托华商会捐款捐物,并对在水灾中受到损失的三位文成籍侨胞亲临慰问,带去现金和物资。



对祖国的发展,王增理无时无刻不积极关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更是义不容辞的为灾区捐款捐物。此后,玉树地震、“非典”肺炎、文成台风灾害、文成泥石流灾害等,他均第一时间带头捐款捐物。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王增理不仅日夜带领商会成员积极为祖国筹集紧缺的防疫物资,而且在意大利疫情严重后,更是投身于意大利疫情防控中,为医院等筹集口罩、防护服,指导当地侨胞做好隔离,为当地防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增理带领商会为意大利当地捐赠防疫物资



王增理带领商会为意大利当地捐赠防疫物资



由于华侨开办的服装厂在普拉托发展迅速,并且产品质优价廉,从而一定程度上对意大利本土服装业产生了冲击,继而遭到当地人以及政府的敌视。很多意大利人将自身失业归咎于华侨身上。在会长任上,作为意大利华人服装行业的领导者,王增理积极利用自身影响力,充当侨胞与意大利政府之间的桥梁,积极调解缓和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他还努力推动当地本土企业与中国市场如大连国际品牌商品中心合作,促使更多产品外销中国,促进整个意大利服装业的发展。通过种种举措,王增理极大维护了侨胞在意大利的权益和社会地位。



2018年8月29日,王增理应邀出席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积极支持文化建设事业也是王增理公益事业的重要内容。他作为意大利《新华时报》中部分社的副社长,坚信报纸传媒是提高华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形式,是团结和稳定华人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对报社建设和发展的工作上不断给予帮助,是支持华人媒体的中坚力量。文成县是著名侨乡,为更好搜集、整理、珍藏侨情史料,建立健全文成县侨情数据库,2012年,文成县侨联、外侨办决定筹建文成县首个“侨情电子展示中心”。王增理在了解了文成县侨联的计划后,表示热烈赞同,并于同年10月,带领普拉托华商会捐资27万人民币,推动创办了该项目。



侨联成立60周年 华侨有话说



文成县是我亲爱的故乡。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以及统战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县侨务工作取得重要成绩,如涉侨部门联合开展“代侨拜年”、“代侨看家人”活动,充分体现了侨联的温情,赢得了海外侨胞的一致赞誉。作为旅居海外的游子,家乡的发展也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未来,我们必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中外交流合作,推动家乡以及祖国的发展。


值此文成侨联成立6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侨联工作更上一层楼,家乡发展越来越好。